夏莉法.奧本海默(地球上的天堂作者)來台一週上課筆記~12篇~輔仁幼兒園園長 Susan Lin(米珠阿) 紀錄整理-5
    
創造性遊戲的定義 
與大腦部位連結的肢體活動~晨圈(morning circle)

     一開始上課我們便到大麵包樹下集合,這棵麵包樹觸動了我好多感官。(從新竹師專幼教科、師範學院進修、到現在改制為教育大學,這裡有我很多的回憶)。一來到這棵麵包樹,我的整個身心很平靜,感覺到大樹的包容與撫慰,大樹總是很謙和地輕輕搖曳著。來到樹下我們要進行晨圈。老師建議先不做翻譯,等結束以後再跟我們討論細節。

 

     這是一次非常舒服的、整體性的感受,在進行當中還有麵包果ㄆㄛ的掉下來好像想跟我們互動,雖然有點危機四伏,但也感覺到生機盎然。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們做了約5-10分鐘以後,老師稍停說著:現在可以圍成圓一點的圈圈,我有領悟到,一開始老師並沒有要求孩子圍的很圓,可以不用一開始就要求的很圓,是不是太形式化了?尤其是幼小的孩子們並無法繞出很圓的圈圈,對於這一點,稍後老師也給我們看了一些晨圈的相片,孩子很自然的往老師聚攏過來,並沒有固定的形式,也不是一個很完整的圓圈。

 

    老師示範的晨圈有一些劇情、故事性的,中間穿插韻文、短詩,老師在活動前即已提示小馬跑步的片段,可以自由自在地以自己的步伐在空間遊走。後面也有穿插了幾首曲子和手指謠,結束以後回教室討論。老師說她的晨圈不是在一天的開始,而是在中間。老師在她的華德福幼兒園作息:早上孩子陸續入園,先給予藝術工作的材料(因為可以先準備好來),完成的就可以進行自由遊戲,再來是吃早上的點心,吃完點心的人就可以自己拿一條墊子,墊在地上躺著休息,直到老師過去一個個輕擁喚醒她們起來晨圈。傳統的晨圈也可以有遊戲,在開始或結束時。晨圈中用肢體去感知肢體動作,這些動作可以設計,先用一隻手、再換另一隻手,讓兩手分開交替工作,因為,人類最早的反射動作是在懷胎時,其中一手伸出,另一手是會直覺地跟著運動的,所以我們可以設計一些類似的動作來幫助孩子各個部位漸漸分開獨立的運作。

 

     其中小馬跳躍,是幫助孩子感知空間,身體在空間的運作,在空間裡如何移動。孩子必須自己去計劃、自動化地完成這些移動的能力。三拍子的馬步前進,需透過身體計畫去完成,而孩子可能無法保持安全距離,這也是社會化的練習良機。在"蘋果樹"這首念謠裡動作有上下空間、割草的,先左右再上下,需要有足夠的空間來進行這種大肢體的活動。另外,手臂在胸前大交叉是給大的孩子,因為有長期的研究指出,六歲以前左右腦還不過中線(人身體以兩眼之間通過鼻樑成一直線),所以不要帶領需要越過中線的動作,這樣是在催化孩子的智性。有時候是因為混齡,孩子有大有小的,老師如果有設計帶動這樣的動作,那就讓孩子依照各自的能力去達成,不須勉強。

 

     風車:由慢到快,幫助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身體,該快或慢。另外還有雪花、餐前祈禱,老師都為我們仔細講解其中設計的原由,而且還再次給我們示範。 老師說晨圈活動可以自己找一些念謠,穿插創作小詩將之串連起來,有些可以是用唱的,老師自己設計將它們連貫起來。除了找到適合的念謠、也可以連結詩歌、和手勢,老師剛開始也是如上所述的方法去練習,有時候也有朋友與老師互相分享,老師說大家分享可以造福所有人,也會有所回饋的。我真希望在台灣的華德福前輩或後進們,大家可以多多分享,互相幫助。我們算是站在同一艘船上,大家一起來把台灣的教育品質提升,這是很大的功德呢!

 

     探究肢體的活動:現在家長不小心就提早催化孩子,反而會弱化了孩子的能力。父母強迫孩子提早學習,有的在三年級就要寫著大大小小的測驗,其實孩子的內在、外在能力都還沒有發展好,這樣很不妥。現在寫作業的問題在美國也很普遍,大概回家有一小時的作業也不稀奇,所以孩子很早就想自殺了。但是,美國的大學生並沒有很好的自理能力,甚至心智弱化、疾病產生,這些都是過早催化孩子的原因。要蓋高樓,地基也要穩固,必須具足所有基本能力才行。帶領做肢體活動的時候,也要讓孩子有時間感去完成。

 

     在美國紐約東部有一所孤兒院的治療機構,他們從事"自發性"的研究,研究結果發現有些孩子一開始可能發展較慢,晚了人家3個月,但是在後來的表現卻沒有發生學習上的困難。反而是因為她有多一些時間緩慢發展,大腦有足夠的時間去做整合,所以基礎打得非常穩,反射動作發展完全。若是沒有時間消化所學的,將會影響她未來的發展,因為肢體沒有足夠的能力去評估風險。(評估風險,是以自身的能力去看待危險。)孩子若有足夠的自由遊戲機會,就有能力可以評估與掌握自己所面臨的風險或危機。

 

     有些孩子還不會走路就放進學步車裡去練習走路,殊不知,這樣是被強迫站立的。 孩子容易產生不信任感,因為不是自己去平衡來的。在坐起或站立的發展階段,如果沒有去嘗試或評估風險,就無法產生判斷風險,再次站起來的勇氣與力量。所以坐學步車的孩子並沒有靠自己的能力站起來的經驗。因此,在現今的學校裡常有兩種極端的氣質,一種是~不敢去做,一種是~太愛做。小時喪失評估風險的能力,一直到長大成人,若是去學正式的體育或舞蹈也不會有所成就。過早參加舞蹈課是不好的,在幼兒期階段就讓孩子模仿大人的動作即可,鼓勵孩子去探索,而不是處處幫她達到目標。

 

     老師會鼓勵很小的孩子自己爬上座位,"It's time to climb up! "。有些特別小的孩子想上平衡木,老師會靠近讓她扶著上去,不會放她自己去。小小孩可以自由地移動,就像是給她一個獎勵一樣,若是處處幫著,沒有自己的努力,就沒有自我完成的成就感。我們大人的責任是去協助她,給她機會、保護她,並讓她感覺我們隨時在她身邊關心她。

 

     孩子過早被催化,會導致挫折忍受力降低,容易有自殺的傾向,因為有自殺傾向的人,她不知道凡事只要再試一下即可能達成,不會跟自己過不去。Everything they can do ,透過專注、奉獻心力、是可以做得到的。在20世紀,創造力、挫折忍受力是最需要的,因此讓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有足夠的機會去自由活動,靠自己的能力站立,有與人互動的基礎,獨立而知道自己是誰,在團體中又是誰,這樣比較好發展自我。

10533101_367685483378975_5218049631659969480_n (1)  

10562955_367684706712386_4038019513706991834_n  

308852_440454016017823_429710326_n  

643953_528321387195365_914874220_n  

16196_538578996169604_825072674_n  

408601_425856460810912_1309456903_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輔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