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德福理念】
● 適合0-3歲(小班及更小)孩子的故事特質:簡單、溫暖、美好、有呼吸特質、重複。代表故事:拔蘿蔔。
這個時期的故事長度不適合太長,內容簡單具重複性,故事中還不會出現『巫婆、大野狼、後母』等等邪惡的反派角色,儘量呈現世間美善的部分。孩子喜歡重複及規則,具呼吸特質的故事。
故事實例:有一隻小雞去森林裡散步,他遇見了一隻黃色小貓,便對小貓說『小貓你好!』;接著遇到一匹咖啡色的小馬,對小馬說『小馬你好!』;又遇到一隻白色大狗,小雞說『大白狗你好!』;又遇到一隻….;走著走著,天黑了,小雞準備回家找媽媽,回家的途中又遇到先前遇到的每一隻動物,小雞一一跟每一隻動物道別『大白狗再見』、『小馬再見』、『小貓再見』…(這次順序是倒過來的~)
故事實例:拔蘿蔔。老爺爺要去拔田裡的蘿蔔,但是蘿蔔好大,拔呀拔呀怎麼拔就是拔不動,於是老爺爺去找老奶奶來幫忙,老奶奶抱著老爺爺,老爺爺抱著蘿蔔~用力地拔呀拔呀怎麼拔就是拔不動,於是老奶奶去找小弟弟來幫忙,小弟弟抱著老奶奶、老奶奶抱著老爺爺、老爺爺抱著蘿蔔,一起拔呀拔呀,怎麼拔就是拔不動,所以小弟弟就去找大黃狗來幫忙,於是大黃狗咬著小弟弟的衣角、小弟弟抱著老奶奶、老奶奶抱著……..。(故事中除了順序,還有許多反覆一直出現的字句)
● 適合4-5歲(中班)孩子的故事特質:開始比較有具體情節的故事,但故事中仍沒有負面的反派角色。
仍沒有反派角色,有些童話故事中一些後母虐待小孩、皇后用蘋果毒死白雪公主、叫士兵把公主殺掉…等等,仍不適合這個年齡層的孩子。故事仍具有重複性的特質,但重複集中在所謂的『通關密語』,也就是故事中可能有某句話會重複出現很多次。老師舉了兩個故事例子:『小石磨』和『煮稀飯』。這兩個故事內容我不是很清楚,但大概就是故事中有某一兩句話會一直重複出現,例如:要對著小石磨說出一個魔法咒語,小石磨就會一直磨出你要的東西,但要停止時就要說另外一個咒語,這個咒語在故事中會隨著情節發展反覆出現。孩子從這『停止的咒語』也學習停止,這個年齡的孩子常常會有慾望想無限放大,不想結束的狀況:想一直玩不回家,或者要求媽媽說過一本又一本的故事等等的行為,有『停止咒語』的故事可以幫助孩子漸漸開始要學習『可收可放』的意志力。
● 適合5-6歲(大班)孩子的故事特質:長度更長、情節更複雜,可以出現一些負面的角色,但仍有正義的存在、美好的結局
一般常常聽到的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可以在這個時期開始說給孩子聽。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有清楚的『你』『我』的分別概念,也開始會有一些『公平不公平』的疑問,故事中出現的反派角色,可以幫助孩子在人際關係中化解衝突的能力;故事中主角遭遇困難、遇到巫婆、野狼、或在森林裡迷路餓肚子,吃了毒蘋果死去的公主,等等的情節可以幫助孩子面對自己的恐懼、飢餓、失去、甚至面對死亡的痛苦,這些『心靈生命覺』的挑戰!
但這個時期的故事仍傾向於有美好的結局,且有『正義』存在。死去的公主在王子的親吻下復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王子終於打敗佔領城堡的怪獸救出長髮公主;機智的小羊和獵人聯手救出被野狼吃進肚子裡的其他小羊。而故事中的王子、獵人,便是『正義』的象徵。這個年齡一直剛進小學的孩子,開始漸漸有『善、惡』的概念與分別,但他們仍然需要知道世界有『公平、正義』的存在。
直到進入小學高年級,才開始會閱讀一些歷史故事或小說,內容可能描述一些人性複雜的情感、沒有黑白分明的對立角色,正義不一定得到聲張的故事內容。
★ 其他重要討論:
1. 不管是在哪個時期,說故事的人不加入太多自己的情緒或聲音的表情在故事裡(語句有抑揚頓挫,但不特別營造恐怖氣氛),全讓孩子自由想像。特別是在較大的孩子,故事中開始出現反派角色時,也不宜製造太多緊張音效、氣氛,這會使孩子產生恐懼感。
2. 上述為概略性的分齡,但仍要尊重孩子的個別差異,或者孩子因為某些過去的生命經驗而使得他偏愛某些內容的故事也予以尊重。
3. 在『混齡的團體』(如混齡班級或母親帶兩個以上不同年齡的孩子),選擇故事則有給大孩子,也有給幼小孩子的。但在團體中聽故事,及個別聽故事是不同的,例如在混齡的班級講適合大班孩子的故事,其實小班年紀的孩子在群體中的表現會有年齡的躍進,群體也有『壯膽』的效果,但是回到家裡的個別情境,仍然適合比較單純、美善的故事。
4. 關於孩子『重複聽某一個故事』:某個時期孩子可能會反覆要求聽某一個故事,大人都覺得膩了、煩了,孩子卻不以為意。其實可以去觀察孩子的生活經驗,也許生活中有某些跟故事裡對應的情境,說明了孩子內心的擔心、恐懼,而應孩子要求重複說這個故事,其實是有療癒效果可以給孩子力量的。等到哪一天,孩子內心的這個恐懼、疑惑解決了,他自然就不再需要一直聽這個故事。(這點剛好前陣子在身邊有一位敏銳的媽媽跟我分享,孩子在去上幼稚園之後,回家後開始要媽媽反覆講一本繪本,後來媽媽才注意到,原來故事的開始描述了故事主角剛到學校時有一些恐懼、被同學欺負的情境,技巧地跟女兒聊之後,才發現原來每天看起來開開心心去上學的女兒~對上學是存在著恐懼的)
5. 依據孩子特質的不同,可能會有特別喜歡或特別不喜歡,或甚至逃避去聽的故事,例如:有些孩子會特別害怕故事中提到主角父母親死去或出遠門的故事,有些孩子特別害怕有探險內容的故事。從中都可去觀察孩子內心可能恐懼或害怕的事物。藉由合適的故事,可幫助孩子走出這些恐懼。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