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者:Renate 翻譯/詹雅智、丁力藺

 經過多年來編撰晨圈的歌曲、童謠、詩之後,我近年來才越來越了解節奏性動作在幼兒園內早晨所扮演的角色。創造一個叫「好」晨圈的祕訣,動作是重要關鍵。以下所提的是一種嘗試,可以更接近「好」的晨圈,它是孩子發展中的動作意義,和在經驗裡易引起干擾或設計不良的動作。

1. 當我們觀看幼兒,發現有兩個相反方向的發展。
動作發展抬頭向下,從無法控制、不協調,一步步地向有意識地協調動作發展,像頭可往上抬,手臂和手可抓取和拿住東西,軀幹可站起來,最後腳可爬、站和走路。乙太力量(生命力)源自上下的動作。當孩子獲得了直立的姿勢時,有一些新的事情出現,一種特別的屬於人的質地。
Steiner談到Ego being(自我的存在)在孩子前3年學走路、說話和思考的過程裡不斷工作。Ego的方向,人類靈性的部份,從下到上的引導。思考的能力最後才被這個靈性力量觸及。在有行走能力時,Ego先出現。觀察這過程,我們感到深深的敬畏,我們需保護這特別靈性在前3年不被打擾。只有等待這段時期過了之後,孩子步入新的發展,想要模仿大人的階段時,大人才需要涉入越多,成為孩子學習的模範。
3-7主要停留在相同的部份,直立、尋找在空間裡的位置,經驗二度空間,和找到乎衡。保育員知道這樣過程需經過7年或更久的時間。保育員可每天觀察「走路」這件事有多麼的困難,舉起一隻腳(看腳是怎樣按著行進),腳如何從後面移到前面(看單腳站立時的搖晃),腳如何移動至另一隻腳前面(看腳如何踩到地面上)。在這兒我們處理的是孩子未成熟或者有時候已經是薄弱的意志力。晨圈提供很多機會強化這些和直立經驗。
4-7歲的階段,當手臂、手和腳可被有意識地運用與動作熟練之後,肉體的發展會進入另一個階段。動作可帶來知覺,一直到指尖,並且建立動的感覺。做下到上,上到下,向側邊伸展,向前面伸展的動作,孩子會覺醒在空間中的自己。Steiner稱這為「身體幾何學」,這是日後所有幾何學思考之前的基礎經驗。
2.小嬰兒是生活在與世界合一的狀態,是被廣泛公認的。
        3~6歲的孩子與週遭環境的關係是以自然情懷發展而發的「參與知覺」。生命的前幾年持續在前世存在的模式( the mode of pre-earthly existence )中,相互編織靈性的一部份。此時運動在其最真實的感官裡尋找其表達方式。模仿是幼兒最不可思議的能力,與靈性結合而產生的能力。成人的心(同理心)和愛的力量在此作用,同時也作用在幼兒身上,他們在善的世界裡以虔敬與信任的心做為模仿的基礎。模仿可以說是實踐的基石。身為保育員,我們的工作方式對身體器官仍在成形的孩童來說有極深的印象。因此,我們一舉一動的的質感極為重要。經由姿勢和動作孩子會感受到圍繞他世界的道德與不道德。
在晨圈裡,動作會比詩詞、歌曲早被孩子模仿。觀察孩子學習模仿晨圈的過程,從單純的內在心靈動作在臉上表露無遺,經由手指細微的動作,一直到整個身體的投入動作。若整個團體可以有節奏地自然的流動。它可以變成是同理力量在參與者的模仿意識過程中很真實的表現。
3.孩子推動生命的動力勝於成人,這是孩子生命強度的自然展現。
          Steiner提到孩子在3~4歲階段會很自然的想要跳舞,假如在這階段提供孩子Eurythmy(優律思美),日後會發現孩子有較強健的自我。為什麼是這樣呢?3~4歲階段的孩子對同理與反感之問的平衡很威興趣。一方面,孩子仍大部份活躍於意志力中,雖然動作有一定的成熟,但意識仍處於夢幻狀態,同理的元素存在手足之間。而另一方面,那兒展露了Ego的部份,說「不」及「我想要」,把自己從外在世界和經驗本身中分離出來,一個現代自我中心的個體。Steiner談論這個雙重邊際(double edged)的自我本質,它是自我的及非自我的面向,以及人類如何發展才能戰勝Ego分歧的傾向。
在3~4歲有的無意識的動作仍屬於無己的,尚未自我表達的。無意識的動作再由此演變如同自我一般越來越能自我表達。藉由引導的動作像Eurythmy(優律思美)或晨圈來平衡這個發展,進而預防Ego的同理部份過早被分離和喚醒個人主義。團體裡的動作引導在虔敬的氣氛下表演,引導著超越自我表現和保存及滋養宇宙合一的特質。
4.入世和尋求在世界的自我空間和經驗空間的面向相關。
          假設我們希望能有意識的做晨圈動作,就必了解每一空間的不同特質。空間面向不僅是抽象的幾何學概念,而是真實的上下、左右、前後之體驗。想像一站立的人,從側面觀察,會看到一垂直線,人類真實的姿勢,自我力量(Ego-force)的表徵。這站立的人體把空間化劃分為前後,背後是我們來自的地方,未知的。前方是我們活躍邁向未來、目的地,這是人類意志的面向。所以選擇晨圈動作應與孩子的意志面向相關。
想像一個直立人體,左右手臂兩側伸開,再從正前方觀察,會看到一水平面把上半部、下半部、頭和軀幹部份區分開,就如人類心靈裡的情感在思考和意志力中調和及平衡,所以雙臂中心(heart-arm)是平衡身體上下部之間的地帶。當我們移動手臂是屬於感覺的領域,移動腳是意志的領域。Eurythmy(優律思美)運用音樂時,手臂代表旋律,腳代表節奏。手和手臂的姿勢向下可到達意志的領域,向上百到達思考的領域,靈性的領域。它們聯結天和地。姿勢動作的設計要依據晨圈的目的,是要偏向現世(入世,earthly),還是要偏向靈性的部份。季節的特性也要藉此被表達出來。手臂和手在身體走動時可自由地運用。就真實的人而言,它們是創造的工具,有為崇高理想服務傾向,並且如果我們願意可一再琢磨使他它們更精練。晨圈裡手臂和手可被用於細微或雄偉的表達,如正在發芽的種子和光茫四射的太陽。假如運用適切時,經由動作可傳達出愛的氛圍。假如我們用手臂和手表達人類工作原型,( 如:耕作、育嬰、烹飪、縫工等)我們滋養關愛的質地,愛與關心在晨圈中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想像面對一個人,從中間畫一直線,可區分出對稱的左右,今人誇嘆的是人有多少這種對稱存在。這不是單一的(oneness),而是雙重的(twoness),雖然它們看起來很像。此時我們觸及了思考領域。觀察幼兒的動作會發現他們總是以平行的方式移動手和手臂的傾向,這時左右的意識尚未存在。晨圈裡的對稱向度還未被觸及,一直到孩子對思考醒覺時才被觸及。像童謠,兒歌,如小小瑪芙特小姐(Little Miss Muffet),利用左右的區別來扮演不同角色,會受到孩子的接受與喜愛。
此外,除了空間的向度之外,還存在一種屬於入世過程的向度,由浩瀚的宇宙靈魂進入狹窄的肉體的方向。這是由伸展到內縮的動作,再出現是由上到下,從外到內的動作。增長力量作用從頭到腳藉由Ego從走路、說話到思考來完成,所以這是內縮進入到肉體,伴隨Ego漸漸展開的過程,其會代帶領人們回到靈性。因此晨圈動作設計依循入世這方向是無限的重要。但是除內縮之外,向外伸展也需要包含在內,對這年紀的孩子而言,有多種的方式可以帶他們做,開展—關閉(用手或整個圓圈表現),向外到入內,釋放—擠壓(仙子~巨人),睡—醒,成長—凋謝(植物界),隱藏—再出現。內縮的動作可為年幼的孩子強調,就如反射在這個年紀的任務般,發現每個個體在地球上的家。
5.創造晨圈時,季節扮演重要的角色。
           歌曲,詩詞的選擇是依此決定,這也支持了幼兒園裡節奏的元素。有一些動作特別和那一個季節的情境相關,有一些動作與一年週期發生的精神意義相關,伸展的質地,在春天和夏天裡傳達,內縮的質地與秋天、冬天相關。春天向上的運動直到一種停頓輕搖的夏天。秋天向下的運動包含一個充滿意志力的向前運動,其運動會在冬天內在休憩時停止。
觀察地區裡植物、動物世界,很容易發現他們與不同季節的連結。小鳥、蝴蝶和蜜蜂有春到夏的質地,牛、羊比較像冬天的氛圍。植物的循環,人的工作和季節的變換也緊密連結。老師需小心設計避免偏向一邊,譬如冬天的晨圈強調在向下、向內的動作,但同時也要設計不同方向的動作來平衡,否則整個晨圈會失去呼、吸平衡的品質,而趨於僵化。
晨圈設計動作的優點,會帶給人有意識地以吸入—呼出,收縮—伸展的工作。現今的孩子不能輕易自發地找出有節奏的運動之道,生命已經太缺乏節奏了,而大多小孩在自發的運動中傾向於機械式的反覆表現.在引導式的運動中,我們可以把具有軟化及治癒功能的節奏找回來。
6.晨圈常不能展現它該有的歡樂和諧流動之經驗,而是受到了幼兒園在各類困擾中掙扎的氣氛所主導。
在這種情況下,要先問是不是幼兒園本身造成或促成這些困難:
*   選擇的歌及詩是否適合幼兒?
*  幼兒園老師是否充份了解文字及音樂,能完全用在與孩子的相處上?
*   動作是否清楚、簡單,沒有太多變化及內心參與的展現,讓孩子能夠模仿?
我不想深入這個層面,而是藉著提出在晨圈中的幾個孩子觀察報告來看這些困擾,很明顯的他們當時已不可能參與了。幼兒早期受到認同(同理)力量之助,應該喜悅而迅速地加入如晨圈類的團體活動、動作、持及歌唱所製造節奏及氛圍應能帶動他們。他們流動柔軟的身體。幼兒期紅潤的光成份(風向特質,sanguinal ),正是動作開發的理想時機,孩童應該自然地會想要「跳舞」。有些我們的孩子明顯地不想跳舞:
A.有一個小孩子在晨圈結束後兩分鐘說:「我的腿好累,我想坐下。」;一個小女孩抱怨道:「肚子痛!」想在晨圈準備進行時坐著休息。任何一個不想加入的小孩應該都可以得到允許坐在一旁觀看,在孩童的不舒適及不願看的背後有個嚴肅的理由,幼兒園老師要克服她個人對「很快地就會有一半的人都想要坐下」這種想法的恐懼,要有信心這樣的事不會發生,真心地歌唱繼續準備下去。
這些想坐下的孩子都還沒有強壯到可以加入像晨圈這樣的活動,孩童時期的輕柔力量還無法抗衡身體的重量。腿可能變得很紅,身體奇重無比。我們不會只在晨圈活動中碰到這種脆弱生命力的現象,在幼兒園中有耐心地持續有節奏的生活可以幫助孩童逐漸地增強,不久之後他們會想要加入晨圈活動。
B.有一個小孩會扮鬼臉、做怪動作,與團體中其他人所做完全不同,這個孩子常會尋求別人的注意,總是試著激起反應。我們可觀察到這樣的孩子總是很清醒,語言表達很好,有的長得很矮小,通常都不善於手足的運動,這樣的「頭型孩童」已經過早地通過意識參與期,進步的智慧還未能融入他其它的存在體裡。這樣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弱,因為我和世界的分隔過早發生,意識統治著有認同氛圍存在的地方。兩種可能性存在著:可能這孩子再得到幼童早期的部份特質,在夢幻意識的作用下再度開始玩,然後變得能模仿。也可能不可逆的過程已發生,頭的主導必須在小學時藉著與孩童清醒意識工作及善用藝術能力來獲取平衡。在這種情況下,加入晨圈可能對他無益,只會為團體其他成員帶來困擾。而這個小孩反而可以享受與此團體之助理老師在一起的特別時光,而從這種一對一的關係中獲得益處。我的經驗是孩子在幾週的特別照顧後,會想要回到團體活動中,更容易參與活動。
C.有些孩子每當做彎身向下,最後捲縮起來,但仍維持站立的姿勢時,總是會出狀況,他們會「碰」的一聲跌在地上,臉朝下半趴在地上,這種事發生後,他們通常會待在原處,需要幫忙才站得起來,他們不能模仿緩慢向上及向下的動作。這種現象用「疲倦」或「缺乏意志」並不能充份地加以解釋,它更像是退化成嬰兒狀態,一種拒絕直立的表現。臉轉開不願面對靈性,這個姿勢可以這樣解釋:「成為一個人對我來說太沉重了,我無法承擔這個『自我』了。」這是自我在非常早期的幼兒身上出現時的一種現象,承受的容器還未能準備好接受這種經驗。這種不平衡並沒有特效藥,我們所處理的甚至是我們無法理解的現象,因此身為幼稚園老師我們要用愛及關懷來觀察及對待這些兒童。
 
D.有些孩子逮到機會就互相碰撞、拉、推、壓或就在地上翻滾,像大吼或飛奔等劇烈動作總會被誇大。由於通常會有幾個孩子參與,整個晨圈活動就失控。每當我看到這種現象,我都感到這和降生在現代文明及觸覺的目標有關係,觸覺傳遞了物質之阻力的經驗,這是物體碰撞身體後的被動經驗,和堅固及邊界有關。我們都知道嬰孩想被堅固而肯定地接觸著,也知道不安定的動作會今他們大哭,嬰孩也想被包裹著,邊界帶來了安全感。今天我們喜愛無痛分娩、軟床.寬鬆的嬰兒衣,嬰孩怎麼去感受這世界、阻力、「被碰撞」呢?我們可將上述的行為解釋成觸覺不滿足的結果,以及奮力去獲得衝擊及碰撞的經驗,它包含了和另一個生命體身體接觸的經驗,互相跌撞在一塊代表合一:「雖然我是我,你是你,我們的身體是一樣的,身體把我們結合在一起了。」孩子喜歡這種方式的接觸,在幼兒園也該有這樣的時間,但最好不是在晨圈的時間。
 
E.有些孩子的表現正符合其年齡及個性,但即使如此,有時還是相當的挑戰的。有些孩子並不容易活動起來.而且一點也沒有參與的感覺,他們甚至站著或在團體裡走動。通常這些孩子很健談並常在一首詩或歌曲的進行中與他們鄰座的孩子談起話來。孩子不是故意要打擾,他們只是心還不在那兒。像這樣的孩子,我們必須等到他們的興趣掘起。可以從他們的眼睛看到改變,之後他們的手足會開始參與晨圈的活動,等到這個階段可允許孩子坐著看,他們會很高興這麼做。同樣地對那些太害羞不敢在團體動的孩子也是如此,有些孩子在心裡觀看晨圈幾個月後才站起來參與。
 
F.最後是6歲的孩子精力充沛地移動,做相反的動作,唸詩詞比團體快2倍,才獲得純熟的四肢及語言。通常這些年紀較大的孩子可以瞭解語言上的敘述和接受成人的權威來停止紛亂。但是需要留一點晨圈之外空間讓他們充沛的精力可舒緩。
回顧這些干擾的可能性,我們瞭解孩子入世的過程是整體的不是只從晨圈。晨圈觸及了入世過程之動作、節奏、平衡的核心,和其他的地方比起來這些干擾大致都表現在晨圈中。不是全部的干擾都能在晨圈中遇見,但是我們有機會瞭解孩子無意識動作所傳達的訊息,也能藉由引導動作來幫助他們直立和平衡。
本文摘錄自{人哲} 第二期, 如需分享請轉貼本連結.
 
關於Renate老師
原籍德國,移居澳洲15年,神學博士曾於大學任教,當時為了替子女選擇幼稚園而接觸華德福教育.現在為澳洲 Parsifer學院負責人,一所Steiner教育理念的師資培訓學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輔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